会员登陆∶ 用户  密码 
银泓邮局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English 繁體中文  
产品动态  
【 字体: 】【打印此页】  
达海:城镇自营运行为建设和培养规划

发布日期:[2018/8/25]    共阅[2840]次
    
核心:以城镇为基础,构造“本土原居民为核心”的城镇经济、生态圈,让城镇自行运转,确保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空间。加强城镇主体职能建设,依附城镇地域特色及地域文化元素优势,让城镇步入正轨,加快城镇复苏步伐,通过修复城镇基础生态,让城镇回归基础功能。本文立足城镇未来发展为方向,围绕如何快速恢复城镇职能,营造城镇创业环境,增加城镇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原居民回流速率,同步导向“追求幸福指数”为结果的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镇复苏,原居民回流,幸福指数。

一、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各地城镇化建设行为都是以拆旧建新为目标,突飞猛进的新农村建设步伐,重点都选择了对旧城镇进行快速拆建,加强突出居住生活圈与景观建设,在加强城镇主体基础功能建设的同时,偏向于注重“点”的建设,而淡化了由点带动面的引领作用。譬如:制造出一个个光鲜靓丽的“新城商圈”中心;制造出了一个个风光旖旎的“民俗古镇”单体;制造出了一个个局部繁荣的“农家乐”村庄;制造出了一个个偶尔爆发的“生态农庄”散户,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新城商圈”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凋零冷清,难以和老旧城镇融于一体,无法和老旧城镇同步热闹共享喧哗;“民俗古镇”人满为患,不断膨大,原居民只能一味盲从,优越感伤逝,很难带动周边乡村和周边城镇共享局部繁荣的红利;“农家乐”潮起潮落,人流不息,却不能带动左邻右舍欢欢乐乐,不能带动前村后村村村乐;“生态农庄”只能热闹一时,然后又清冷多日。各地城镇、乡村原居民依然在不断流失,一片繁荣的背后,冷镇、荒村、空巢家庭反而越来越多。这种本意希望以“点”带动“面”,借“繁荣城镇,带动乡村复苏”的运营模式,在某个特定阶段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引领功效,为城镇局部繁荣增添活力,换一个角度,我们又不难发现,作为造访者,当你步入城镇、踏进乡村,这些如出一撤的新城、古镇、农家乐、生态农庄,给造访者留下更多的则是审美的疲劳,枯燥、困乏感油然。城镇、乡村的活力与魅力随时间的推移,日趋消匿,这些都给城镇未来发展前景埋下隐患。最终结果实际上已经逐步偏离上层建筑的最初架构,与此同时,局部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矛盾,破坏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远景。

    另外,人口的大幅流动和盲目的聚散行为,会无形增加不稳定因素,城镇营运和管控压力日趋放大,对城镇管理者的风控能力要求提高,种种现象均会加重城镇营运成本。

二、城镇自营运行为建设培养模式

    作为行政区最基础的中心点——城镇的运行模式,方方面面都直接影响着城镇隶属乡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清晰勾勒城镇发展规划,对巩固和稳定城镇、保持城镇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镇行政区奠定了今后的基本发展方向,利于镇乡一体化建设宏图的展开。在良性状态下,优化生态居住功能、改善城乡创业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合理调配乡镇资源,符合建立安定、和谐社会的路径。同时也能假借这种理性的运行方式,为城镇增加财税盈收,释缓城镇营运压力。

    城镇自营运行为建设培养模式依附正确的理念,重在把控与执行,在理念基础上培养城镇实现自行营运行为,以低成本营运加速城镇原居民回流,实现以“本土原居民”为基础,利用城乡原居民建立和培养具有“本土原居民”地域特色的城镇建设行为,再通过均衡、平缓的调和大辖区内人口高密度区域人员下沉,加快城镇复苏速率,带动城镇、乡村共同繁荣昌盛,重塑以城镇为中心点,以周边乡村为基本面,以点带动面的新城镇景象。依附城镇局部持久繁荣全面引领和带动周边乡村同步发展,在城乡居民心中树立“勤劳、勤恳、务实”实现致富目标的认同,导向“追求幸福指数”为目标的价值观,让尊严与信念具进。

三、城镇自营运行为建设和培养布局

    城镇自营运行为的建设和培养,首先应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布局,提前规划。其前提如下:

    1、建筑规划。

    每一个城镇都有自己当地独特的地域建筑风格,作为城镇管理者必须明确只有保留了城镇的原汁原味,固守城镇地方现存地域风貌建筑,并在城镇原有建筑基础上扩大化。这包括城镇原有古旧建筑群的保留,对于古旧建筑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应加以修缮,对于原居民旧基重建,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同质化原则。

    地域建筑是一种风情,与人文结合,经日月的积累才能形成臻于完善的特色与文化,这种延伸和呈现的过程,能让外来受众者获得审美愉悦,找到新的兴奋点,并赏心悦目;能让原居民心存依恋,胸怀恋家情节,亦便于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宜居生态生活圈建设,实现吸引周边居民向城镇聚集,吸引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目的族群按偏好选择向这些人口低密度城镇下沉,缓和城市中心区域人口高密度、高集中度压力的目标,这个过程既能为城镇注入新的活力源,也能起到稳固城镇基础功能、繁荣城镇景象的效应。

    ——通过原居民向中心城镇聚集,利于提振城镇商业、服务业和农产品集市繁荣,窗口化经营服务的渠道,能帮助村镇释放产业压力,快速拓展市场终端渠道;通过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人口向周边城镇下沉,同质化的基础能快速调和新老居民的凝聚力,提升城镇人口增量。

    2、创业环境规划。

    合理铺设适合城镇原居民和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下沉导入居民创业空间框架,让城镇居民有更多可供切入的创业机会和可供选择的创业热点,激发城镇居民的创业热忱。

    城镇创业行为,应围绕城镇和城镇下辖乡村当地发展规划精心布局。一要能让城镇始终保持蓬勃兴旺的商业生机;二要能让城镇成为城乡产业振兴的纽带;三要能培养参与者通过主观能动去获得成就,助其实现价值转换。优良的创业环境能帮助和引导参与创业者悟出人生真谛,获得最高幸福指数。

    ——和谐的氛围中,让创业成为城镇原居民和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下沉导入居民成为城镇繁荣的推手,益于和谐城镇基础的奠定,并实现城镇带动乡村复苏的目标。

    3、风土与人文。

    保留、挖掘城镇及城镇及城镇下辖乡村每一片局部地域原有风土人情和原始生活习俗,辅助原居民点亮局部区域具有地域特征的地域性元素,再选点布局适合城镇及下辖乡村健康发展的多元化文娱等休闲服务形式,为原居民日常生活注入新元素,丰富城乡原居民日常生活,让原居民多一份闲适与安逸。

    ——寻梦,无非就是心怀对地域文化和地域风土人情的向往与追逐。只有原居民首先能保留对城镇这片自己的故土依依不舍之情,对故土热爱、留恋,不弃不舍,审美主体才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审美愉悦,收获快感,兴奋,再流连忘返,这也是吸引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下沉人员的驱动因子。

四、结论与建议

    城镇自营运行为演化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城镇管理机制,按照前期既定规划规范和协调,厘清常态与风险,为城镇奠定一幅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画面,依托行政区内中心城市人口平缓流动加快城镇复苏步伐,稳固城镇小经济圈,促成城镇繁荣,完成让城镇带动周边城镇、周边及城镇辖区内乡村,再在互补中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良性循环局面。针对当前城镇建设行为,具体建议如下:

    1、改变盲目建设高楼型居民小区的思路,按城镇规划实时修正,加强符合城镇、乡村文化风貌的地域风情特色民居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镇;

    2、从基础做起,针对城镇、乡村,注重倡导和重塑民风,树立正确的三观导向;

    3、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吸纳行政区中心人口高密度区域下沉人员,倡导享受生活的潮流;

    4、拓展城镇、乡村近就业空间,支持、扶植城乡原居民和下沉导入人员的创业行为,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为城镇预留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


【 字体: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地址:上海,虹口,海门路609号(周家嘴路口)远虹大厦324-325室 电话:+86-21-5169 5729 Email:yinhong#yinhong.sh.cn 请改#为@
广告代理|广告发布|网络广告代理|广告设计|广告制作|上海银泓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07-2012
地址:上海,虹口,海门路609号(周家嘴路口)远虹大厦324-325室 邮编:200086
电话:+86-21-5169 5729 传真:+86-21-6537 6919-804 Email:yinhong#yinhong.sh.cn 请改#为@
上海银泓广告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网上亮照
沪ICP备09095799号